一篇Graham散文的读后感以及关于教育的思考
读了Paul Graham的“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这篇文章,深以为然。青少年们实际上就是像囚犯一样被关在学校里,因为他们无法对这个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做出什么贡献,而家长需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看管着,以有时间投入于工作或其他个人事务。青少年如果放任不管,因为自身还缺乏教育,还带有许多野蛮性,会闹出许多乱子来。然而学校里教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意义(可以用八股文这个词来概括,为出题而出题),与未来在社会上将从事的工作联系很小。学生会感到校园生活的空虚以至于想要自杀,这是我切身的经验。
而我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把经济效益作为至高价值。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活动越来越不需要人力的投入,或者说真正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越来越高的知识技能。Paul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13岁左右的青少年就已经成为了积极工作的学徒,因为那时科技还相对落后,而今天的青少年不是像中国学校那样没完没了地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和排名而刷题,就是像美国学校那样为了提高受欢迎程度的排名而社交和竞争。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个人为设计的、没有真实意义的排名系统,而孩子们就在这个系统中残酷地竞争。不同的只是这系统在中国是官方制定的,在美国是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也反映出两个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想想看中国学校的那些考试口号,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青春无悔”之类的,不禁感到人能为了一种自己构想出来的价值体系刻意营造出多么狂热的情绪,这真让人有些毛骨竦然。
所以我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用一种不同的价值观来替代经济效益,它有真实的意义,而不是人为构想出来的。那这新的价值是什么?除了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还能是什么呢?蔡元培说“以美育代宗教”,我想本质上是同样的道理。宗教信仰、神学体系也是人为构想出来的,极大程度上是虚假迷信的。而人为了自己抱定的宗教信仰能营造出多么狂热的情绪,请看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历史。唯有审美的感动,是真实的、永恒的。十几岁的孩子,最适合做的事情应该是艺术创作,对于有特定倾向性的孩子,也可以去进行学术研究、技术开发或体育比赛。今天学校里自然也有这些活动,但问题是最高的目标还是提升考试成绩。所以应该有一种教育改革,把美作为教学活动的至高原则,而生产力落为附属。
但是根本性的原则不是有三个,即真、善、美吗?我感觉一个美字就足以概括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都说过,真即是美,美即是真。如果“真”在这里特指科学研究,那就是侧重于头脑活动的方面,但AI时代人类最应该发展的不是头脑而是心灵。如果只强调头脑活动,那跟中国中学里为了得到更高的考试排名而竞争又有什么区别呢?而我想“善”则侧重于社会活动的方面,但它不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美、秩序、和谐吗(在中国古代称为礼乐: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如果只强调社交活动,那跟美国中学里为了更受欢迎、更受注意而竞争又有什么区别呢?最后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爱。爱和美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爱的教育”,这让美育不仅限于可能孤单的艺术活动,而一定包含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
那么,具体该怎么推动这样的改革呢?对于我个人来说,结合我目前发展出来的知识技能,我想我能做的最有效的工作是开发游戏。这游戏该是一个大型的联机游戏,在其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并有充分的机会相互交流合作。现实是,无论如何孩子们都已经沉迷于游戏了。与其让他们被那些低劣、庸俗的游戏败坏,不如开发出最优质、最高雅的游戏,并广泛传播它。这样的事业,我想是比去某所学校工作有意义得多的。